【导语】夜幕下的网络世界,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交易。记者以“求职者”身份潜入某蚕蚕群,发现一则令人瞠目的广告:“蚕蚕上600块2小时,全程保密服务”?。
【暗流涌动的对话】刚加上联系人“深海鱼”,对方便发来加密文件:“先转300定金,剩下的完事结清。”记者追问服务内容时,对方只回复“蚕蚕上600块2小时包括代写、代考,甚至能定制‘特殊证明’”,并附上一张打码的客户好评截图?。窗口突然弹出警告:“别截屏,否则拉黑。”
【交易现场的荒诞】按约定登录指定蚕蚕小号后,记者收到一份“需求表”,要求填写学历、工作单位等隐私信息。“蚕蚕上600块2小时套餐包含全套资料美化,不满意可加钱升级痴滨笔服务”,对方发来一段语音,背景音里混杂着键盘敲击声和外卖订单提示音?。当记者质疑真实性时,对方秒回:“我们合作过985教授,懂?”
【产业链的灰色阴影】调查中发现,这类服务已形成固定话术模板。“蚕蚕上600块2小时”的广告词频繁出现在考研群、职称评审论坛,甚至伪装成“学术辅导”推送??。某前从业者匿名透露:“旺季时团队日接单超50笔,学生和职场新人占七成。”
【专家锐评】法律从业者@正义之槌 指出:“伪造公章、学历已涉嫌刑事犯罪,而购买者同样面临信用破产风险。”??讽刺的是,记者暗访期间竟收到“老客户推荐新人享八折”的自动消息——黑色幽默照进现实。
暗访直击 #灰色产业链
【评论】当捷径被明码标价,诚信就成了奢侈品。那些闪烁的蚕蚕窗口里,交易的不仅是服务,更是对规则的集体背叛?。
评论1:东海火车站附近小胡同